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 > 正文

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022-06-01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长春视窗

分享到:

  人民日报

  顶着烈日步入玉米地里,语重心长地嘱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踏着晚霞漫步查干湖畔,提出“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

  登上装配完成的高速动车组,勉励大家“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

  从松辽平原到海兰江畔,从查干湖岸到企业园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赴吉林考察调研,深入农村、社区、科技园区、企业,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白山松水,沃野千里。在这片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热土上,2400万长白儿女牢记嘱托,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坚决扛起“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以昂扬斗志、务实作风,在加快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新时代吉林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玉米绿苗从土里探头,水稻嫩叶在水面轻舞……5月末的梨树县,黑土地上生机盎然。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梨树县,走进玉米地现场察看黑土地保护情况,并同在场的农业专家攀谈。

  从黑土地保护谈到科技兴农,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满眼生机,绿意正浓。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站长李保国教授指着玉米苗根部说:“雨水都渗透下去啦,土质松软,玉米根系能扎一米多深。”

  “把科研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我理解,就是要关注国家政策、关心农民需求。”扎根梨树县埋头科研已10多年的李保国说。

  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纷纷在梨树县设立基地,百名硕士、博士组成“科技特派员”队伍对接百余家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引入金融、保险、仓储等生产要素;高标准规范实施作业的多功能免耕播种机成功研发……多方助力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的梨树模式正在不断升级。

  吉林已将每年7月22日确定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发布的“长春倡议”备受关注,与中科院共同实施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如火如荼。李保国说:“总书记说‘这个工作很重要’‘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如今,梨树模式已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推广,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要求吉林省“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吉林提出,既要当好国家的“粮袋子”,又要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今年4月,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成为吉林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吉林省还集中实施“十大产业集群”、千万头肉牛等重大工程,将“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等让农民增收的大文章做活。

  “离开玉米地,总书记就来到了咱们合作社。”卢伟一说起来就兴奋,“当时,咱院里这一排现代化农机具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总书记鼓励我们把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托你们向总书记报告,咱们现在老红火了。这不,新添的这台智能拖拉机,无人驾驶自己下地干活,打开手机就能调出作业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