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 > 正文

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2)

        2022-06-01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长春视窗

分享到:

  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1年成立的,“社员们纷纷列举入社后的实惠,总书记十分高兴地说‘厉害啊!土地流转了,大家腾出手来了,可以在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搞些副业,多渠道增加收入。’”卢伟对当时的热闹场面记忆犹新,“咱们合作社现在更厉害了,去年,合作社平均增产11%,节本6%,每亩地增收近190元,合作社全年累计增收150万元。”

  2021年,吉林省出台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明确未来5年,全省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力争达到7000家以上,占总数的10%左右。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沿着田埂步入稻田,察看水稻长势,同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叮嘱他们细化增产技术措施,争取秋粮丰收。在随后的座谈中,金君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坐在总书记身边,向总书记汇报从事水稻种植加工的创业经历。

  这些年,金君探索“稻田养蟹”“鸭稻共生”绿色发展模式,走产业化、品牌化路子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日产20吨的大米加工小作坊,已升级为日产100吨的标准化生产车间,还注册了商标。“叫‘吗西达’,就是‘好吃’的意思。”

  “近年来,吉林省的大米、玉米、杂粮杂豆品牌建设都起步了。”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与2015年启动大米品牌建设之初相比,吉林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87万亩,优良品种实现全覆盖,中高端大米产量翻了一番多。”

  “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牢记总书记嘱托,吉林启动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7.84亿斤,比上年增加47.24亿斤,净增量居全国第二位。眼下,正向年产1000亿斤粮食的新目标全力以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那是灰鹤,运气好还能看到丹顶鹤呢。”目光沿着张文手指的方向望去,水波粼粼、芦苇摇曳的湖面,成群灰鹤正翩然起舞。

  查干湖,是东北最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也是珍稀鸟类的乐园。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查干湖,乘船察看生态保护情况,数十名渔场职工正在拉网捕鱼,张文就在其中。

  “总书记非常亲切地询问今天收获多少、水产销路怎样、收入好不好,还和我们握手呢!”说起当时情景,张文难掩激动。

  “刚结束的春季增殖放流活动,百万斤鱼苗陆续投入湖中。”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宣传中心主任单君国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我们努力全方位做好查干湖生态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近10万亩;珍稀鸟类由239种增加到274种;随着松花江—查干湖—嫩江水体连通,查干湖水质已提升至Ⅳ类。”

  今日查干湖,水更清,鱼更肥,景更美,人更富。近年来,查干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8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7亿元。

  “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吉林将9月26日设为“吉林省生态日”,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步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公园;白山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万里绿水长廊、“大水网”、林草湿生态连通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有序推进……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5%,湿地保护率达4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2.1%,优良水体比例达76.6%。2021年秋,吉林实施全域秸秆禁烧,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94%。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林草丰茂,已经成为吉林鲜明的生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