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 > 正文

和美乡村绘新卷——吉林开年建设农业强省一线观察之三(2)

        2023-02-22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长春视窗

分享到:

  “今年得到分红41000元,比去年多了6400元,加上我在村里蔬菜合作社承包的两栋大棚,年收入已达到9万元。”村民张志华说。

  2020年以来,松原市总结基层经验,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目前,松原市1000多个行政村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达到40.9%,2022年实现127个村分红总(金)额2.43亿元。

  松原市的探索,正是对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生动实践。

  路子更广——从“资源洼地”到发展要素奔涌而来

  钱从哪来?人才从哪来?

  这是一道难题,却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答题。

  吉林省敢为、敢闯,补短板、强弱项、健机制,以项目吸引资金,以政策吸引人才,促进更多要素资源向乡村聚集。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于海娟就带着各部门负责人研究辣椒产品出口订单。

  作为当地最大的辣椒深加工企业,2022年,天意公司出口产品8万吨,出口额突破2亿元人民币。

  “我们企业运转资金充沛,人才充足,得益于通榆县委、县政府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持续投入。”于海娟告诉,通榆县不断加大对当地产业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各种利好政策,不仅让她这样的企业掌舵人更有信心不断增加投资,扩大产能,也让全国农业人才敢于落户通榆。

  2022年,吉林省在大安市建立“万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等11家科研单位与企业先后入驻,在大安市的盐碱地里展开技术“大比武”。

  随着企业先后落地,高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来,为大安市盐碱地治理注入了绵绵不绝的新动力,曾经的不毛之地成了今日的米粮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更多重农强农信号,吉林省关于盐碱地改良也出台了更多好政策,我们抓住发展机遇,在大安市扩建了厂房,加盖了职工宿舍……”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董要东说,今年公司在大安市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也调派了更多的人才。

  路子广了,思路宽了。一股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在白山松水间激荡。

  获得感更强——从“守住防线”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整洁的柏油马路如一条黑色丝带蜿蜒穿过双辽市的10个村屯,沿线的一马树森林公园、八一湖等景点相互呼应补充,成为小有名气的“金秀旅游精品线路”,为村民致富拓宽渠道。

  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凭借“农业+产业+旅游”的思路,实现从特困村向“首富村”成功“逆袭”。

  通榆县“小积分”激活大德治,让移风易俗在城乡处处有新风。

  公主岭市大岭镇黄花村,农民巧用网络直播,让村里的君子兰产业火了起来。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在吉林大地如花绽放。

  何以除旧布新、改天换地?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五大振兴”要求,锚定加快农业强省建设目标,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面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全面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