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大地,孕育着希望;活力村庄,讲述着发展;新型农民,收获着幸福。建州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延边州“三农”工作步履铿锵,硕果累累。
数据显示,2021年,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248亿元,比2017年增加63亿元,是1976年3.3亿元的75倍;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70元,比2017年增加4369元,是1976年90元的164倍。美丽庭院、干净人家7.4万户,省级美丽乡村88个、省级3A达标村660个。
产业振兴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千百年来农民对“耕者有其田”的热望。
1981年,改革的春风吹拂延边大地,分田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释放了延边州农民久被束缚的能量,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作出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两大历史性决策,延边州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总收入由1988年的11.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4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550元增加到2021年的14770元。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55万吨猛增到2021年的179万吨,创历史新高。
7月15日,在延吉市三道湾镇支边村草莓育苗产业园看到,大棚内的草莓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据支边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凤涛介绍,草莓育苗项目于2021年建设并投入生产,为村民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今年购买的1.2万株原种草莓母苗繁育后,预计可获益180万元,净收入15至20万元,带动村民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动力。在延边州,像支边村草莓育苗产业园一样,给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挣钱的产业项目比比皆是。
近年来,延边州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优质粳稻、优质大豆和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推广普及稻田养鸭、稻田养蟹、水稻黑地膜覆盖、大豆垄上双行绿色高产等栽培技术,全州粮食总产稳定在171万吨以上。目前,全州共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4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38家,全国产业强镇2个。和龙市获评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敦化市、延吉市获评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汪清县桃园小木耳产业园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延甬对口合作共达成合作项目16项,圆满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多元发展 乡村建设成效显现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昔日延边农民最大的想往。如今,梦想变成现实,农民收入增加,“吃粮靠返销,种田靠借款,花钱靠救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农民迅速跨过温饱线,昂首行进在小康路上。路平、房新、环境美,放眼延边大地,美丽乡村建设新曲正酣,乡村振兴前景无限。
延吉市朝阳川镇太兴村太兴红色小镇,近年来人气高涨,一大批研学照、宣誓照、游客照刷爆微信朋友圈,人们纷纷来到“红色打卡地”,重温历史,感怀先烈。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边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农民宜居宜业的美丽田园乡村,累计投入43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全州共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4132户,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7.4万户、省级美丽乡村88个、省级3A达标村660个,建成重点镇、重点流域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9个,四级河湖长制实现全覆盖。
2022“V游延边 发现精彩——喜迎建州七十年
吉林省政府最新任免一批干部
第1报道|各地蔬菜包“火速集结” 送往长春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央视新闻丨“雪容融”设计揭秘:当梦想被点
吉林十大地理标志发布!
图解《吉林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花海涂鸦遇上洞庭湖光春色 涂鸦艺术节湖南
市民文化节丨通化市二道江区开展“我
2022延边文化旅游季“云上延边” 暨
大美边疆行 | 60秒看长白山下第一县
景俊海同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
【图解】国际社会:中国抗疫为全人类
土耳其爱国党主席:在疫情防控国际合
国际社会:中国抗疫措施积极有效 感谢
外国专家:中国疫情信息和数据公开透
“黑土卫士”:守护黑土大粮仓
吉林“山水蓄能三峡”建设提速,最大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吉林梅河口产业围城
驶向郑州!新一批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
白城中院:扎实推进警示教育 持续优
人民日报关注吉林:帮老年人更好融入
(数说吉林这五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
观长白丨看,漫山遍野苹果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