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 > 正文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2)

        2021-12-31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长春视窗

分享到:

  五、强化运输保障,科学有序保障群众平安出行。严格交通运输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引导错峰出行、降低旅途风险、加强人员防护的原则,组织做好春运工作。加强改进春运售票组织工作,增配自动检票机、安检仪、设置急客绿色通道,提升进站安检效率。细化落实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信息登记、设置隔离区等措施,加强客运一线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重点时段、热点路线运力供给,优化运输方式衔接、客运枢纽服务、防疫检查站点设置,减少车辆拥堵、人员聚集。做好旅客进站测温验码等工作,尽量使用自助设备等非接触式服务,减少接触传播风险。落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智能化条件下的出行。严格落实春节假期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做好道路疏堵保畅工作,保障运输通道便捷高效通行。针对极端天气做好应急准备,防止发生大范围旅客、车辆滞留。强化运输安全监管,从严整治“两客一危”“三超一疲劳”“酒驾”等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六、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加强特种装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监管,严格跨年夜、焰火晚会、游园庙会等活动安全审批和人流监控,消除商住混合楼、大型综合体、宾馆饭店、歌舞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扎实开展燃气安全整治。突出抓好能源保供安全,对高风险矿井落实专人盯守,严厉打击违法开采行为,加强油气存储运输等危险源巡查。加强极寒天气等灾害、森林草原火险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防范化解矛盾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平安吉林”建设,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源头治理措施,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把握岁末年初社会治安规律特点,结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确保节日期间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加强社会面巡防巡控,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控,加强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的安全监管,最大限度消除治安隐患和盲点。

  八、倡导勤俭文明过节,积极弘扬良好社会风尚。抓住“两节”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转作风树新风,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自觉反对铺张奢侈,严格家教家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勤俭节约,坚决抵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不文明祭扫等不良习俗。加强健康安全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严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同志,做好对因公去世基层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照顾救助和长期帮扶工作,做好国家表彰等荣誉获得者有关待遇落实和走访慰问工作,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

  九、持续正风肃纪,坚决惩治“节日腐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负面清单,严查快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使用公车、公款旅游等问题,严肃惩治违规发放津贴或者福利,注意纠治快递送礼、收送电子红包、“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行为,持续释放从严信号。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等,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以总结部署工作等名义随意向基层派任务要材料、同一内容视频会议层层套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切实为基层减负。严格执行“十严禁”换届纪律要求,确保换届工作清明清朗。